一、系部简介
电气与动力工程系始建于2009年,多年来,系部始终坚持“德行天下 技赢未来”的育人宗旨,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路径,不断提升内涵建设,打造专业特色,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系部拥有一支教学、实践、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强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共有教师43,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5人,高级技师、技师占专任教师的80%。广大教师在积极投身于一线教学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能力的提升,多名教师获“山东省青年岗位能手”、“山东省优秀教师”、“烟台市有突出贡献技师”、“烟台市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二、专业介绍
1、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代码:460306)是一项跨领域的综合性技术,触角伸向各行各业,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宇航飞机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世界里,你将探索从智能家居到航天科技的无限可能。这不仅是一个专业,更是一把钥匙,助你开启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大门。
(1)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智能制造企业或传统制造业中电气控制部门的安装与调试、维护与保养、销售与售后、设计与开发等岗位,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备健全人格、健康体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基本理论知识,具备电气自动化设备或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维护与保养、营销与售后的能力,具备对电气控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课程设置
按照专业岗位群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流程要求,开设模块化专业核心课程,构建“课证融通,学训合一”的课程体系。专业技能课主要有《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常用机床检修》《PLC应用技术》《工业组态与控制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变频技术》《运动控制技术及应用》《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等。
(3)大赛成绩
从2021年至今,师生各类比赛获奖近40+项,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27项,技能竞赛获奖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
(4)实训条件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现有PLC应用技术实训室、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室、伺服控制技术实训室、数控机床检修实训室、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实训室、工业机器人实训室、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场所16个,约有250余台套实训设备,可同时容纳400人进行实训操作,能够充分保证学生实训学习条件。
(5)就业方向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就业范围广泛、岗位充足,凡是与“电”相关的行业,基本都能找到与本专业相关的岗位,如电工、设备运维工程师、电气系统设计与调试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自动化生产线管理工程师等,该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学院与雷丁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杰瑞集团、绿叶制药集团等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助推学生专业成长和高质量就业。
2、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专业代码:510209),作为学院的明星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3年的学习,学生将系统学习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未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培养目标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主要面向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行业企业,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下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人工智能训练师等职业,培养适应数据采集与处理、算法模型训练与测试、人工智能应用开发、人工智能系统集成与运维等岗位群的新要求,掌握程序设计、Python应用开发、数据采集与清洗、深度学习、模型训练等技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涵盖Python程序设计、机器学习原理与应用、OpenCV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库管理与开发、数据采集与清洗、智能客户端开发技术、AI深度学习模型训练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前沿技术,确保学生掌握最新的人工智能知识和技能。
(3)大赛成绩
电气与动力工程系秉承“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理念,成立人工智能大赛指导团队,近年来在各项比赛中屡获佳绩,山东省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荣誉频频收入囊中,充分展现了学院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专业素养。
(4)实训条件
学院与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共建“中软国际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斥资1600万元,打造集参观、体验、实训、教学、大赛、认证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基地。涵盖人工智能应用、智能物联、机器视觉等15个实验实训室,总建筑面积达3264平方米,工位数超过1000个,充分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
(5)就业方向
人工智能技术专业主要面向区域经济技术发展第一线,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开发、系统运维、产品营销、技术支持等岗位群,从事人工智能应用产品开发与测试、数据处理、系统运维、产品营销、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